你的位置:Pikaboss 中文站 > Portal中文网 >

科技赋能乡村新图景|刘建华:立志成为花农眼中“最可爱的人”

发布日期:2025-01-04 14:39    点击次数:156

编者按: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多方正携手合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用“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为底色,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围绕科技对于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新华网将从生态、产业、人才等维度入手,集合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典型人物故事和产业发展案例,感受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体现乡村振兴中的强大引擎,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 题: 刘建华:立志成为花农眼中“最可爱的人” 新华网 谷雨 清风吹拂,万物复苏,春耕火热朝天。伴随着清晨第一缕晨光,刘建华就和同学赶到温室大棚里的月季种质资源圃(实验基地)给植物打药,收集月季的各项生长数据,忙碌的身影描绘着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刘建华在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花棚中。受访者供图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带领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刘建华是由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延伸而来的“中农大-云天化花卉科技小院”的院长,目前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读硕士研究生二年级。从老家山东奔赴遥远的云南,刘建华长期驻扎在科技小院一线,“400多天前,大家都说我很适合这里,当时我很好奇为什么。不过现在,好像已经找到了答案。” 科技小院的经历,让刘建华更热忱地对待身边的人事物,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更有韧性。她表示,科研虽然枯燥,所幸找到了热爱。在“自找苦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奋进,施展才干,全心全意做好服务,立志成为花农眼中“最可爱的人”。 深入一线,在“吃苦”中不断成长 2022年,在好朋友的鼓励下,刘建华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师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吕阳。在吕阳眼中,刘建华开朗又务实,非常适合到科技小院历练,作为中农大-云天化花卉科技小院的负责教师之一,便邀请她加入其中。“我非常感激吕阳老师给与我的机会,在科技小院的经历是我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刘建华说。 去年2月,刘建华正式入驻。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于2021年揭牌,是专业的鲜切花科技小院。主要从现存土壤栽培的养分管理问题入手,首先进行调研取证,明确产业现状,并针对性地开展了土壤改良剂施用技术规程,从切花月季专用肥、增效肥产品创制,不同花卉的生产技术规程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小院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刘建华的团队逐渐发现,现阶段的土壤栽培模式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同时,花卉作为以观赏为主的经济作物,其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涉及到全链条的协同提升,因此小院的目标和功能也需要调整到新的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助力鲜切花卉产业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与当地企业云天化集团合作的中农大-云天化花卉科技小院于去年6月诞生,刘建华当选首任院长。 去往云南之前,刘建华就做好经受风吹日晒的准备。刘建华认为,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不开展调查研究,科研活动范围局限于学校,信息仅来源于文献,很难做出真正有益的成果。 科技小院生活有苦有甜,甚至有时候需要“自找苦吃”。夏天的温室宛若蒸笼,高原的紫外线似乎能穿透任何防晒措施,切花月季在日常养护中,皮刺让人防不胜防。刘建华和同学在进行实验处理时往往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痛叫声,不是被扎到手臂,就是弯腰的时候被扎到屁股,然后彼此相觑一笑。 刘建华经常和同学们灰头土脸、“伤痕累累”回到宿舍,甚至有时候来不及吃饭,就得赶往下一个试验点处理样品。刘建华说,“科研如同破茧成蝶,只有在阵痛期坚持下来,才能最终绽放。花卉种植实践性非常强,在田间地头才能真正成长。当看到鲜花一次比一次开得好、开得多之时,我们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刘建华和同学们在花棚里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在科学研究之余,作为院长的刘建华需要承担更多维度的工作,比如既要及时向老师们反映小院情况、传达老师们的意见,还要时常照顾同学们的情绪,将工作合理有序安排下去。短短一年时间,刘建华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同学们不敢尝试的,我敢;不想做的,我第一个站出来带动大家,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小院,我们的家。” 立足实践,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2022年底,为推进花卉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的倡议下,中国农业大学与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天化”)共同成立了“中农大-云天化花卉联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俊平担任中心主任,带领团队开展花卉新品种繁育、设施栽培技术、水肥精准管理、采后保鲜处理等研究。花卉科技小院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解决切花月季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问题,继续承接相关推广、应用、示范、培训的新任务。 同学们和张福锁院士(中)。受访者供图 随着我国鲜切花种植业的升级转型,基质栽培模式被迅速推广和应用。如何在保证切花月季基质栽培高产的情况下,实现切花月季生产的提质增效,成为当下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也与刘建华的研究生课题息息相关,“在工作开展中,花匠铺(是云天化旗下的云南云天化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给我提供了平台,公司的技术人员给我很大的支持。” 刘建华刚加入科技小院时,对切花月季产业一知半解,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朝春的指导下,开展大量了的探索性实验。在实验进程中,与技术人员沟通发现,花卉示范园区内“微光”“欢乐颂”月季品种根癌病情严重,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刘建华与技术人员沟通。受访者供图 去年3月,她开始着手切花月季根癌病情的研究,并通过修剪根瘤等操作,寻求控制根癌病情发展的方法。在后期,刘建华还进行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涂抹、喷施、浇施相关药剂等方式,进一步探究施用后对于切花月季产量、萌芽率等方面的影响。历时九个月,刘建华的实验最终取得了良好实验效果,使得‘微光’品种最高可增产30%,还能有效控制发病率,为后续基质槽栽培模式下切花月季的生产管理规程,制定了综合防治标准。 除了面临科研压力之外,刘建华和同学们还需要解决技术推广方面的难题,“首先是攻克语言关,我们努力学习当地方言,积极与花农沟通交流;其次是解决不信任的问题,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为花农们开展技术培训,随时提供技术指导,通过挨家挨户地走访,不断扩大影响力,得到花农一致好评。”据刘建华介绍,花卉科技小院服务农户1700余户,服务种植面积1.2万亩,为农户提升高品质鲜花占比20%。 刘建华和同学们还和当地花农“打成一片”,有时还会给他们的孩子辅导功课。“我们不仅通过专业帮助农民们获得更多收入,还能把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力所能及传递给他们的孩子,让他们爱上学习,这也让我们感受到更大价值。”刘建华希望,这些孩子能通过知识的力量,实现他们的梦想。 心系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花卉科技小院的技术服务改变了晋宁多个村镇农户生产水平,本着教着农民种、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原则,驻扎以来,当地土壤盐渍化降低40%,助力月季增产增收的同时降低了投入成本。 如今,在水肥循环利用、浇灌精确到秒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大众不需要等到花季,就能时刻感受芬芳馥郁的月季花。在晋宁云天化花匠铺示范园区内,八九米高的花棚里,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花田里,花农们采摘、运送鲜花,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工人们分级、包装、入库冷藏……每天有上百万枝鲜切月季,从晋宁启程去往千家万户,这也不断提升着当地花农的收入。 在科研工作之余,刘建华还注意到,随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兴起,很多花农也开始尝试将自家种植的鲜花搬到线上销售,这无疑为云南鲜切花产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随着品牌化的思路延伸到鲜切花产业,刘建华和同学们计划学习电商运营,希望能够切实有效为花农带来更为全面的助力。 在年初举办的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上,经过激烈角逐,刘建华所属的云南晋宁花卉科技小院获得了二等奖。 刘建华和同学们在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刘建华坦言,“荣誉只是对阶段性工作的肯定,我希望未来能继续在这里深耕,为科技小院的建设添砖加瓦,以赤诚之心,将个人专业发展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让研究结果惠及鲜切花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新华网2024年4月18日